最近,佛冈观音山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山上又发现了几株“佛冈拟兰”的小苗。
清远市博物馆调研组一行获悉后非常兴奋地围上去给这个新物种拍了很多照片。


观音山又发现了几株“佛冈拟兰”的小苗。佛冈观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供图
“可惜现在不是花期,这个品种开花更好看。”保护区的工作人员遗憾地说。
2016年10月,首个以佛冈县地域命名的兰科植物新物种Apostasia fogangica Y.Y.Yin,P.S.Zhong&Z.J.Liu,sp.nov.(Figs.3,4)(佛冈拟兰)在国际植物分类学专业期刊《Phytotaxa》(SCI影响因子1.3)正式发表。
该新种是2015年,在佛冈观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开展植物野外考察时由保护区技术人员发现,初步鉴定为拟兰属疑似新种。2016年,保护区技术人员在盛花期时再次调查,采集相关标本,经权威专家通过形态比较和基因组、分子生物学分析研究,最终确定属兰科新种。该新种首次发现地为佛冈县,故命名为“佛冈拟兰”。

“佛冈拟兰” 资料图
拟兰(学名:Apostasia odorata Bl.):植株高15-40厘米或过之;根状茎较长,与茎无明显界限,有时发出少数支柱状根。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花序顶生,常弯垂,具1-3个侧枝,圆锥状,通常有10余朵花;花苞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淡黄色,直径约1厘米;萼片狭长圆形,花瓣与萼片相似,但中脉较粗厚。蒴果圆筒形。花果期5-7月。
生于海拔690-720米的林下。分布于中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印度。
来源:佛冈发布